上一次給大家分享了4中陶瓷器的簡介,
今天繼續帶大家來看看日本還有那些常見的陶瓷器種類!
在日本夏天常見的豬形驅蚊器,也是萬古燒的有名商品之壹。
萬古燒是耐熱性非常優秀的陶瓷器,被歸類為炻器,介於陶瓷和瓷器之間。
由於其耐熱性,經常制作茶壺和陶罐,特別是陶罐,占日本國內市場70-80%的份额。
土的原料中含有約40%的鋰礦石,由於其效果,可以直火、空燒、煤氣灶等發揮其耐熱性。
在現代,驅蚊、茶壺、砂鍋就不用說了,還製作了塔金鍋和炭爐等。
備前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平安時代。
由古墳時代製作的須惠器的制法演變而來,平安時期(794-1185年)開始生產碗、盤和屋頂瓦片,作為普通人的日常用品。
備前燒是將優質的土一點一點成形,乾燥後,完全不使用釉藥,直接用1200度以上的高溫燒制2周左右而成。
因為不使用釉藥,所以做成了有著濃厚土感的味道的陶瓷器。
高溫燒制的過程也使其堅固而難以開裂,它的保溫性能使其難以加熱和冷卻,
裝入啤酒後有持久的細密泡沫。,它也是飲酒者必備的陶器。
Yachimun是沖繩語中的陶器。
據說它起源於1616年,當時韓國陶工將制陶技術引入沖繩,
當時沖繩正積極與中國、東南亞和韓國進行貿易。
起初,陶器沒有上釉,在低溫下燒制,被稱為 "arayachi",
但後來沖繩的工匠們在器物上塗上了圖案和繪畫,並在器物上上釉,成為 "jouyachi"。
在大正時代(1912-1926),對縣內其他地區的出口增加,產生了具有華麗裝飾的 "琉球經典器皿"。
昭和初期(1926-1989年),由柳宗悅等人領導的民間藝術運動使這種類型的器物得到進壹步的普及。
帶有隱約的異國情調的日本餐具,與沖繩的自然和大海的藍色融為壹體,充滿了迷人的氣息。
人們通常稱陶瓷餐具為 "setmono"。
這個名字來自於瀬戸焼。
瀨戶燒和備前燒壹樣,是日本最古老的六個窯場之壹,擁有1000多年的歷史,長期以來壹直是日本人民的最愛。
備前燒是不上釉的,而瀨戶燒是當時唯壹上了釉的燒。
高文時期(1392-1333年)從韓國引進的Sue ware技術是瀨戶燒的起源,瀨戶地區的窯場擴大,
在鐮倉時期(1185-1333年),開始燒制以植物灰為釉料的灰釉陶瓷。
在鐮倉時期,在此之前還沒有釉面陶器,它是瀨戶的專屬。
釉面器皿比非釉面器皿更耐水,可應用的顏色範圍更廣,光澤、顏色和圖案都是釉面器皿特有的。
由於這個原因,它作為實用的餐具受到青睞,主要在日本東部傳播。
後來,在江戶時代,當九州開始生產瓷器時,包括有田,瀨戶也開始生產瓷器。
從那時起,瀨戶的器物就由陶瓷和瓷器組成,舊的陶器被稱為 "Hongyoyaki",瓷器被稱為 "Shinseiyaki"。
生產美濃燒的岐阜縣・東濃地區(土岐市・多治見市・瑞浪市・可兒市)是日本第一的陶瓷產地。
產量竟然是日本陶瓷生產量的一半!
美濃燒和其他產地的陶瓷不同,沒有陶瓷的樣式,有各種各樣的設計。
另外,美濃燒不僅是用土製作的陶器,現在也生產瓷器。
從安土桃山時代到江戶時代初期,隨著茶道的流行,各種各樣的陶瓷器被生產出反映了茶人喜好的藝術性高的陶瓷器,
江戶時代成為了日用品餐具的產地,到了江戶時代末期,瓷器的生產也開始了。
現在是生產日本的和食器、洋食器大半的大窑業地。
有趣的是爲大家所熟的美濃燒并沒有出現在六古窯的原因并不是因爲它出現的時代比較晚,其實美濃燒大約出現在12世紀末,
與六古窯的出現并沒有太大差別,但六古窯的命名是在昭和時期由小山富士夫命名的,當時美濃燒在世界上已經非常有名了,
而选择 "六大古窑 "的目的是为了向世人介绍除了美浓陶器之外还有其他传统陶器,因此它就沒有出現在六古窯裏。
好啦!以上就是小編總結比較受歡迎的陶瓷器解説。
希望大家通過這些介紹能夠買到適合自己的產品!
如果對日本的陶器有興趣並想要擁有的話不妨來SUPERDELIVERY看看吧!
相關內容
SUPER DELIVERY由股份有限公司RACCOON COMMERCE運營 (日本Prime Market上市企業RACCOON HOLDINGS, Inc. 100%持股)